孟良崮战役,我军为何调整俘虏政策,整编74师一个俘虏都没放过

发布日期:2024-12-22 09:24    点击次数:166

熟悉近现代史的朋友们一定都很清楚,我军向来优待俘虏,纵观全球,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做到我国这种程度,从红军时期一直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,我军始终实行这一政策。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孟良崮战役结束时,我军却对俘虏政策进行了调整,整编74师一个俘虏都没有放过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
张灵甫的整编74师在国民党军中算的上是王牌主力,也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,蒋介石这个人疑心非常重,他只信任自己的嫡系将领和部队,给他们的武器装备以及资源补给都是最好的,在抗日战争时期,这支部队也立下了不少功勋,是所有国民党军中表现最出色的。到了解放战争时期,美国给蒋介石送了不少武器装备,整编74师也因此成为了美械师,实力十分出众。

本来蒋介石对张灵甫的这支部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,147年5月份,张灵甫带兵进入山东战场,但我军很快就察觉到了他贪功冒进的心思,于是便一路佯装战败,不断向后撤退,张灵甫丝毫没有察觉到我军的异常,反而一路追击,最终在孟良崮遭到了我军的围困。这个时候张灵甫再后悔也已经晚了。

展开剩余70%

随后蒋介石得知张灵甫被困,迅速调遣兵力前去救援,可惜的是国民党军内部早已经是各自为政,实际上就是一盘散沙,最终导致张灵甫被我军直接击毙,整编74师除了部分被我军俘虏,其余兵力全部被我军所歼灭。根据战后统计来看,当时我军俘获的俘虏达到了两万多人。

一般情况下,我军都会先对俘虏进行政治教育,将所有俘虏聚集在一起,之后让他们简单介绍自己的情况,比如说家庭情况、何时加入国民党、职务或者是待遇等等,都要交代清楚。等到政治教育结束之后,俘虏的出路共有两条,第一加入我军,第二拿着路费回到老家。可是面对整编74师的俘虏,粟裕却临时调整了政策。

这些俘虏将会面临集中管理,如果没有特殊情况,我军一个都不会放过。之所以会调整政策,也是有原因的,整编74师中的国民党军基本上都是有过5年抗日战争经验的老兵,有些人还是出身于国统区,他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国民党的教育,因此思想极其顽固,对我军抱有很大的敌意,如果将他们放走,这些人很可能会选择重新回到国民党军之中。

其次,整编74师作为老蒋的嫡系部队,不仅武器装备精良,而且待遇也非常高,可能在其他国民党部队中,克扣军饷、压榨基层士兵都是很常见的事情,但是在整编74师却并没有这种情况,而且他们的军饷也要比一般国民党军更高,老蒋为了鼓舞他们的士气,还给了他们许多荣誉称号,这让他们在精神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,所以他们对老蒋的忠诚度也要更高。

另外,整编74师中的俘虏和其他俘虏态度也存在不同,他们简直是冥顽不灵,不仅不服从我军的管理,而且还发生过集体逃跑的事情,从不肯配合我军的任何行动,这也让粟裕察觉到,这些人都是顽固分子,很难进行思想改造。他们不仅不会加入我军,更不会乖乖回家,最有可能的就是重新加入国民党军队,这样一来,之前的孟良崮战役岂不是白打了?我军的牺牲也白白浪费了。

因此,也正是因为这样,所以粟裕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,决不允许放走任何一个整编74师的俘虏。如果从大局观来看,那么粟司令也算是用心良苦了。

发布于:天津市